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学资源

小学科学五年级教案【新版多篇】

时间:2025-01-05 08:53:16
小学科学五年级教案【新版多篇】

[引言]小学科学五年级教案【新版多篇】为网友投稿推荐,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。

小学科学五年级教案 篇一

教学目标:

过程与方法

1、能够准确地测量自己在平静时、运动后、运动结束休息3分钟后1分钟内呼吸、心跳和脉搏的次数;

2、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,发现呼吸和心脏、脉搏跳动的规律。

知识与技能

1、知道呼吸和心脏跳动之间的关系;

2、知道运动对呼吸和心脏跳动的影响。

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

1、体会到运动会对身体带来影响;

2、意识到采集、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。

教学准备

教师准备:手表或秒表、统计图表、风格不同的音乐

学生准备:手表、自制听诊器

教学过程设计

一、谈话导入

1、谈话:在以前的生活中,你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?你还想知道些什么?

2、提问:刚刚参加过一些运动,你感觉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?

3、讲述: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量我们的呼吸、心跳和脉搏。

二、测量呼吸、心跳和脉搏

1、测量活动指导。

(1)提问:怎么样算呼吸一次?指名让学生讲解并演示。怎么样可以测量到呼吸?

(2)提问:你有没有听到过自己心跳的声音?

学生静坐体会。

教师讲述:利用合适的工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听到自己和他人心跳的声音。分发课前制作好的简易听筒,分组听一听自己和同桌的心跳声音。

有力的心跳声音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标志。

(3)谈话:除了心脏在有力地跳动之外,我们身体上还有脉搏也在一刻不停地跳动着。怎么样来测量脉搏呢?

方法指导:伸出自己的左手,掌心朝上,右手的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三指并拢,将指肚部位放在左手手腕外侧,大拇指自然地放在手背附近。这时,中指指肚就可以感觉到手腕处脉搏的跳动了。

学生自我尝试。

(4)讲解:在同一个时间内,心跳的次数和脉搏的次数是一样的。所以在测量时,我们只需要通过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就可以知道心脏的跳动次数了。

2、预测:你静坐时一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是多少?在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。

3、布置任务:每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,合作为自己和对方测量1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,并在科学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。建议可以一人测量自己的呼吸次数,另一人帮助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。测量结束后交换。

4、小组活动:分组测量。

5、汇报测量数据,并交流与你预测的数据一样吗?

6、提问:参加活动后我们的呼吸次数和脉搏跳动又会有什么变化呢?

7、三分钟热身活动。

各组一位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做“坐下——起立——扬臂——坐下”的循环动作。

活动一结束,小组内合作马上测量运动后的呼吸和脉搏跳动次数,并作好记录。

8、播放舒缓、柔和的音乐,让学生休息三分钟以后,第三次测量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。

9、组内交换,另一位学生参加活动热身活动和休息,再分别测量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。

10、休息时间相机安排学生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系统图。)

三、分析、整理数据

1、阅读自己的活动记录表,提问:比较一下你测量的这三组数据,有什么发现?

2、小组内分析收集到的数据,有什么共同的地方?有什么不同的地方?

3、总结:人在运动时,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比原来要多很多,所以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都会比原来增加。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,所能够承受的运动的负荷也不同,于是会出现有些人运动后呼吸与脉搏跳动的次数变化非常大的现象。

4、调查:哪些人在休息3分钟后呼吸和脉搏的次数已经靠平静时的次数了?

四、拓展延伸

1、小资料:

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平静时的呼吸和心跳参照数

呼吸频率

年龄每分钟呼吸次数

新生儿40—50次

5岁儿童20—30次

10岁少年25次以下

15岁青少年20次以下

成年人16—18次

心跳频率

年龄每分钟心跳次数

新生儿140

3岁儿童110

4岁儿童100

10岁少年90

成年男子70—722

成年女子76

德国综合理科教材(初中版2)。感觉这些数据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是有帮助的,所以利用资料卡的形式向学生作推荐。

2、提问:通过上面的测量和比较,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想进一步研究?

小组讨论,交流,把想研究的问题记录下来,课后可以自己先去找些资料来自学一下。

小学科学五年级教案 篇二

教材分析

1、“人与环境”和前两个单元构成“环境”部分,在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,研究“人和环境”的关系:人对环境有需求,人的行为对环境也有影响,人与自然要和协相处。

2、“环境与保护”单元是本册的综合,是对前几个单元的概括和总结,突出了本册的“环境”主题,教育学生要重视环境、保护环境。专题研究“做个环保小卫士”教育学生要将保护环境的行为落实到实际行动中,真正成为“保护环境的小卫士”。

学情分析

1.教师主观分析:因为所学内容比较直观,贴近生活,学生对此比较熟悉,应该感兴趣。

2.学生认知发展分析:由于学习《科学》这门功课已有三年,学生要自己学习并拓宽知识面不会很难。

3.学生认知障碍点:环境的影响和人类息息相关,可是为什么说的和做的不一样。

教学目标

1.能分析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最终影响人类自身生存的结论。

2.能通过角色扮演体会人类对环境破坏带来的后果,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其他同学扮演的'水平。

3.能预测认为覆盖某块地时给生物造成那些影响。

4.能准确地描述实验结果。

教学重点和难点

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和体验人类的活动影响了环境,影响了其他生物的生存。

教学过程

一、导入。

1、谈话: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,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类的生存。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环境。那我们人类对环境有哪些影响呢?

2、出示课件,展示图片,学生谈感受。

二、探究活动。

活动一:动植物的“诉说”

1、学生以小组观看有关自然环境的图片和资料,自主选择自然环境,并说出生活在其中的动植物。

2、小组活动:选择角色,并讨论分析“他”的生存对环境的需要。

3、课件出示反映人类活动的图片,学生观察,谈感想。

4、角色扮演,小组内表演,并推选代表。

说说各自的食物、水源、住所和活动空间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,谈自己对人类的呼吁。

5、全班展示,表演,评价,谈收获。

活动二:改变一个小环境

1、小品展示学生日常生活行为,主题为:日常行为对环境的影响。

2、根据小品内容学生展开质疑:

这些活动真的会影响环境吗?如何判定?如何验证?

3、引导制定模拟实验计划。

4、预测实验结果,小草会有什么“反应”。

5、动手实验。

6、小结:注意做记录,随时观察。

三、总结。

1、列举人类哪些活动影响了周围环境。

2、谈实验活动的感受。

四、教学后记:

引导学生明白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最终回会影响人类自身生存的结论。

板书设计

动植物的“诉说

第一组是森林 金丝猴 树被人们砍光了,

抓我们送到动物园去,

剥夺了我们的自由

第二组是草原 跳鼠 人们在这里大量放牧,

草原退化,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了

第三组是湖泊小鱼 人们把乱丢垃圾,大规模捕捞,

恐怕那一天人类在也吃不到鱼了。

那么对于那些小动物,花草树木的控诉,我们该怎么做呢?

小学科学五年级教案 篇三

教学目标

知识目标:能用图画描述出北斗七星的形态特征;能应用已有经验对星座变化规律进行预测;在长期的观察活动中培养记录、分析资料并对科学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能力。教学重点:学生小组观察计划的设计,学会一些观察研究星座的方法。认识星座。

教学难点:使学生能够在夜间持之以恒的观察星座和星空。

能力目标:与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;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;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;做到尊重科学、尊重证据。学情分析:本课与上学期的《秋季星空》、《冬季星空》以及17颗《夏季星空》一起,共同组成了四季星空的长期研究活动,本课主要是研究春季星空的星座变化,了解春季的典型星座,进一步探究星空变化的规律。

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:了解春季星空的代表星座北斗星、猎户座的具体位置及变化规律;了解不同季节、不同时刻星座变化是有规律的。课前准备:1、教师准备:《春季星空》图片、录像。

2、学生准备:学生的观察记录等。

教学过程

导入新课

一、教学引入

残雪消融,枝头绽绿,斗转星移。转眼间,春天到了,在秋季和冬季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有没有变化?北斗七星和冬季其他星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?同学们进行交流,回答

教师播放春季星空的。录象。

提问:根据你平时的观察,再结合刚才观看的录象,你有什么发现?

展示课题:春季星空

学生交流观察结果。

对观察结果进行初步整理分析:从冬到春,星座在“一天之内”和“从东到春”是怎样变化的?

学生交流、表达。形式可以多样。

说出自己对星空的认识,说说北斗七星在夏季和秋季、春季的位置变化。

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同学们在上学期学习了秋冬星空的基础上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。

研究天上的几个主要星座从冬天到春天都有什么变化,为后面的学习准备好事实资料。

重点认识北斗七星在春季时的位置。

自主观察

交流总结

一、方案制定

经过我们的观察猎户座一天之中有变化吗?从冬季到春季星座又有什么变化呢?

同学们能不能画出北斗七星的形状吗?画出冬季和春季的北斗七星的形状。

大家都有了自己猜测,有的觉得星座是在自西向东动,有的觉得星座自东向西动,有的觉的星座在围绕某个点在动但是自己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??该怎么办呢?

观察星座需要一些工具,你们都需要什么工具呢?望远镜?还是用自己的双眼。

共同交流完善方案。

二、观察实施

1、整理去年以来对秋季和夏季星空的观察记录。

2、让我们小组合作一起动手完成1月5日、4月15日、10月15日晚9:00北斗七星在天空中图像的绘制。

3、仔细观察四季中北斗七星以及猎户座的形态和位置,你们能不能发现有什么变化规律吗?

4、师小结:

斗柄东指,天下皆春;

斗柄南指,天下皆夏;

斗柄西指,天下皆秋;

斗柄北指,天下皆冬。

三、认识狮子座

1、展示狮子座挂图

2、狮子座在北斗七星的什么方向啊?

观察狮子座的形状。特点:

师提示:镰刀形、尾巴向东,由三颗星组成一个三角形。

四、我们来寻找北极星

展示挂图

(利用北斗七星、仙后座寻找北极星)

1、各小组绘制找星方法(教师巡视,指导)

2、教师利用自制学具演示北斗七星、仙后座与北极星的关系

3、教师小结:利用北极星、仙后座寻找北极星的方法,并下发北极星、仙后座寻找北极星的图片,供小组练习。

4、各小组汇报找星方法结论

5、师总结:要找到北极星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北斗七星。从北斗七星勺子上的最外第2星沿直线向外延伸5倍距离。看到的这颗亮星就是北极星。

应用拓展1、让学生进行寻找北极星的活动。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,只要找到就可以。

然后坚持观察北极星,知道晚上如何运用北极星寻找北方。

2、评价:让学生对自己的一系列探索活动进行评价。

3、继续观测北斗七星,为学习下一课夏季星空做好事实资料的准备。

板书设计:

春季星空

斗柄东指,天下皆春;

斗柄南指,天下皆夏;

斗柄西指,天下皆秋;

斗柄北指,天下皆冬。

北斗七星北极星狮子座

教学反思:

1本课教学学生在进行了长期的秋季星空与冬季星空观测的基础上,进一步探究了春节星空的变化,了解了春节的典型星座,进一步探究了星空变化的规律。

2我鼓励学生对星空进行长期的观测活动,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观察、记录,提示学生在课前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整理,为课堂交流观察资料做好了充分的准备。

3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四季星空的长期科学探究活动中。

小学科学五年级教案 篇四

一、教学内容

本节内容为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一课《光和影》。主要通过手影游戏明白影子形成的三个条件,再通过几个探究实验,获得影子的相关特点:影子的长短、方向随光源的位置、方向的改变而改变;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;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形状有关。

二、教学目标

1.科学概念:

(1)光源、遮挡物和屏是影子产生的必要条件。

(2)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。

(3)并不是所有的影子都是投影。

2.过程与方法:

(1)做光和影的实验,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。

(2)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、遮挡物、影子之间的关系。

3.情感态度:

(1)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,也是有规律的。

(2)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、细致、实事求是的态度;激发探索光的好奇心。

二、教学重点、难点:

重点:光源的意义;探究影子的变化和光源、遮挡物之间的关系。

难点:并不是所有的影子都是投影。

三、教学准备:

课件

手电筒、橡皮、实验记录单

四、教学过程

(一)手影表演,激趣引入

1、手影视频引入,初步感受影子产生的条件

1)提问引题:今天的教室有没有什么不同?(比较暗)对了,这是为了学习光和影特别布置的。

2)说到影子,同学们玩过影子的游戏吗?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非常好看的手影表演,想看吗?不过大家要在看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:影子是怎么产生的?课件出示视频。

2、好看吗?你们能玩的这么好吗?那降低要求,同学们能制造一个影子吗?

(二)影子游戏,探究影子产生条件

1、同学们认为只要有光源和遮光物就会产生影子,真的是这样吗?(师拿手电筒照到手上,投影到远处的墙上,怎么找不到影子呢?)

2、引出另外一个条件:屏(教师适当解释下屏的定义:接受光的屏幕)

3、课件出示:影子产生需要光源、遮挡物、屏这三个条件。

4、改变屏的位置,请学生指出光源、遮挡物、屏这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。

(三)认识光源,奠定基础

1、影子的产生需要光,那么你知道哪些物体能发光?(学生举例)

图片(电灯、月亮、太阳、镜子、火柴、萤火虫),它们会发光吗?

2、都是自己发光吗?为什么?

3、总结梳理,揭示“光源”概念: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。

没有通电的电灯和没有点燃的火柴,算不算光源呢?也不算,因为它们虽然能自己发光,但是处在没有发光的状态,所以不能不能算光源。我们在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时,首先要在发光的前提下,正在发光,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,而不是发射其他物体的光,这样的。物体才叫光源。

(四)小组合作,深入探究影子特点

1、玩影子,探索影子变化的特点。

我们已经学会了制造影子,那我们现在就来玩一玩影子。

A、改变光源的位置,影子会有什么变化呢?

(1)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,根据记录单上的提示,用老师提供的手电筒、橡皮和卡纸进行实验,并将得到的影子及时画在记录单上,以备待会儿的交流。(2)学生利用手电筒、木块、卡纸来玩影子。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活动。(学生说,教师引导)(3)学生到投影仪前汇报得到影子。(4)说一说改变手电筒(光源)的位置,影子发生了什么变化?(影子的长短会发生变化,手电筒照的时候放的越平,影子就越长,手电筒照的时候放的越陡,影子就越短;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光的方向相反的)(5)教师出示结论: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光源的方向相反;光源斜射得越厉害,影子就越长。

B、在保持光源与屏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,改变木块(遮挡物)离手电筒(光源)的距离,影子会发生什么变化?

(1)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,根据记录单上的提示,用老师提供的手电筒、橡皮和卡纸进行实验,并将得到的影子及时画在记录单上,以备待会儿的交流。(2)学生利用手电筒、木块、卡纸来玩影子。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活动。(3)学生到投影仪前汇报得到影子。(4)说一说在保持光源与屏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,改变木块(遮挡物)离手电筒(光源)的距离,影子会发生什么变化?(学生说,教师引导)(5)教师出示结论(影子的大小变化与遮挡物和光之间的距离有关:当光源与屏位置不变,手电筒与木块距离越远,得到的影子就越小)

C、改变遮挡物的对光面,影子会发生变化吗?

(1)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,根据记录单上的提示,用老师提供的手电筒、橡皮和卡纸进行实验,并将得到的影子及时画在记录单上,以备待会儿的交流。(2)学生利用手电筒、木块、卡纸来玩影子。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活动。(3)学生到投影仪前汇报得到影子。(4)说一说改变遮挡物的对光面,影子会发生变化吗?(学生说,教师引导)(5)教师出示结论:影子的形状与遮挡物的侧面形状有关。光源垂直照到物体的表面上,得到的影子叫做投影。

(教师介绍)投影在生活中很有用处,比如街道上的交通标示牌,洗手间门口的标示牌等很多地方用到了投影画(课件出示一些投影画),当让并不是所有的影子都是投影,只有光源从正面照到物体上得到的影子才是投影。

(五)实验小结,运用实践

1、出示三个实验的结论

2、学手影(课件出示)。请学生根据要求(让影子变大、变小;让影子变换形状)表演手影,应用得到的实验结论。

五、板书设计

光和影

形成条件:光源、遮光物、屏

影子特点:1.与影子不同侧

2.大小与遮光物和光源的距离有关

3.形状与不同侧面有关

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学科学五年级教案【新版多篇】范文。

《小学科学五年级教案【新版多篇】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