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层反映:“盲盒”市场亟待规范和重视
近年来,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“盲盒”产品持续走红,开“盲盒”的奖励也从玩偶、动漫衍生品逐步扩展到文具、化妆品、日用品、食品、考古、图书甚至宠物、机票等。因其具有“不确定性”等属性,愈来愈多年轻消费者趋之若鹜,由此引发的市场乱象也屡见报道。上个月,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发布关于公开征求《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(试行)(征求意见稿)》意见的通知,拟对盲盒销售的内容、形式、销售对象等方面作出规定,引发舆论对“万物皆可盲盒”背后乱象的热议和关注,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:
一是“盲盒”存在“不确定性”,涉嫌“软性赌博”。“盲盒”产品因其内容物不可见,且以“不确定性”作为卖点,为消费者带来独特的“软性赌博”消费体验,有网友坦言:买“盲盒”的过程和买彩票有着相似的心理体会。如今,“盲盒”产品的营销也出现了“赌博”的阴影,如“12岁女孩三天花上万买盲盒”“北京夫妇买盲盒四个月花掉20万”“60岁老人一年花掉70万购买盲盒”......无论是为了集齐“全套”还是为了抽到“大奖”,不少人赌的就是一个概率,这种现象连未成年人也不能幸免。如,奥特曼卡牌风靡幼小学生群体,孩子们不断地买卡、抽卡、凑卡,为其疯狂氪金,近期还有媒体报道“10岁男孩花费万元买奥特曼卡牌”,奥特曼卡牌“盲盒”俨然成了未成年人的钱包“收割机”。当下,“盲盒”市场从线下产品发展到线上应用,在相关平台或APP上,以“低价”“保底”“捡漏”等为噱头的“盲盒”营销行为愈来愈多,如“19.9元用上华为手机”“9.9元搏一搏”“开盒必中苹果产品”......而实际上,以小博大的结果往往是“因小失大”,孤注一掷的后果必然是“十赌九输”。
二是“盲盒”存在“不透明性”,涉嫌“消费欺诈”。部分商家利用“盲盒”产品不透明、信息不对称特点,以假充真、以次充好,借销售“盲盒”为名,行“消费欺诈”之实。有的商家以“盲盒”内放置的高价商品为诱饵吸引消费者购买,但实际上高价商品并不存在或概率极低,绝大部分“盲盒”内放置的都是一般商品,其实际价值远低于“盲盒”售价。如,以元气部落APP“这箱有礼”盲盒套路为例:如果想要开出终极奖项特定商品,平均要抽71428.57次,花费4928571.43元;开出特级奖项特定商品,平均要抽4739.34次,花费327014.22元;开出高级奖项特定商品,平均要抽38.95次,花费2687.59元。还有的商家为牟取不当利益,利用“盲盒”产品掩人耳目销售劣质、过期、“三无”产品。如,近来网友发现部分热销零食“盲盒”内,食品未标注生产日期、厂家、产品配料表等基本信息,且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退款,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。
三是“盲盒”存在“不安全性”,涉嫌“打擦边球”。随着各行各业刮起盲盒风,“盲盒”产品的内容物类型愈加丰富,监管难度也随之增大。为了逐利,某些不法商家违背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,以“打擦边球”形式销售违禁盲盒,罔顾消费者人身和财产安全。如,近来“仓库盲盒”“活体盲盒”“色情盲盒”等违禁盲盒事件频频爆出,引发舆论热议。如,在某网站视频中,一位博主表示自己花费1000元买了一只在机场仓库长时间无人认领的行李箱,开箱后,箱子内物品总价值高达四万人民币,不少网友对行李箱的来源和转卖的合法性产生了质疑。除“盲盒”来源不明外,违禁盲盒甚至会给消费者带来牢狱之灾,紫牛新闻便报道一起通过“盲盒”进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太阳鹦鹉交易,消费者被判刑的案件。此外,在“盲盒”产品题材、造型方面,某些商家为提高知名度,采用“打擦边球”的不雅设计,对学生群体易造成负面影响。
为此,建议:一是规范经营方式。监管部门要强化对产业监管,让“盲盒”不盲。一方面,要厘清“盲盒”经营范围,为“盲盒”出售的商品和服务划定红线,要求“盲盒”商品经营者遵循一般商品经营规则,杜绝“万物皆可盲盒”现象。另一方面,“盲盒”监管要关注算法透明,经营者应将商品种类、隐藏款抽取概率等关键信息以显著方式公示,充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。二是监管教育同步。治理“盲盒”营销和消费,应从法律法规和消费者层面同时发力。一方面,监管部门应广泛受理消费者投诉,对反映强烈的违规经营行为严惩重罚,使盲盒经营回归本味。另一方面,消费者要认清盲盒销售方式的本质与危害,学会理性消费,主动远离“盲盒”乱象。三是拒绝盲目跟风。“盲盒”最大的魅力在于以“不确定性”迎合人们赌博、猎奇的心理,媒体和舆论应引导消费者克服“贪念”,拒绝过分沉迷和盲目跟风,避免支出超过承受能力,或购买过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。
文档为doc格式